首页

位置导航: 首页 > 学术前沿 > 正文

试谈中国医院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激励因素和历经阶段

来源:华永良

访问:

2013-06-27 08:33

摘要在查阅、收集了30多年来有关医院信息化发展的资料并进行梳理、分析归纳的基础上,以“我国HIT事业是如何发展过来,形成今天这样繁荣的建设热潮的”为主题,针对激励、推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各项因素和发展过程,结合亲身经历,进行总体性回顾、探讨。认为国家和卫生部在14个方面的重大举措是发展的最根本激励因素和原动力,历经6个阶

段发展到今天,并期望此文对HIT发展历程的总结和今后进一步发展起到抛砖引玉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 HIT 发展历程 激励因素 发展阶段

Doi:lO.3969/j.issn.1673—7571.2013.01.023

Tentative Discussion on Incentive and Stage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HUA Yong——liang//China Digital Medicine.一2013 8(1):79 to 82

AbstractThe author consulted and collected more than 30 years data about hospital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and then analysis,with”China HIT career is how to develop and the form today’S prosperous construction upsurge”as the theme.aim at various factors motivating and promoting the hospit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and process of development,combined with personal experience,carries on the overall review and discuss.The author thinks that:The 1 4 major measures taken by nation and ministry of health is the most fundamental incentive factors and motive force for development,HIT has been through the six stages of development to today.The author expect this paper will play a valuable reference for the summary of HIT development and further development.

KeywordsHIT,development history,incentive factor,development stage

Corresponding authorNational Institute of Hospital Administration,Beijing 100026,P.R.C.

上世纪90年代,我国建设第一代全院规模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北大人民、301医院率先实现,随后出现了HIT建设热潮。现在全国几乎所有医院都建有较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初具规模的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积极开展远程医疗和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90%以上的医院建立了网站,社区普遍建立了六位一体的卫生信息系统。在当今医改的强力推动下,形成了又一个全国性的HIT发展热潮。

1国家和卫生部的各项举措是发展的最根本激励因素

1.1 改革开放是中国HIT事业发展的源动力上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代,思想、人才大解放,经济、科学技术、国际交流大发展,现代化管理的思想理念、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设备越来越多的引进、采用,国内JT也随之发展起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及国家卫生部和总后卫生部的鼓励、引导下,我国真正迈出了HlT的步伐。

1.2 卫生部大力推动并制定重大决策

1.2.1 部领导亲自推动1994年5月在武汉召开的中国医药信息学大会上,卫生部陈敏章部长亲临大会号召开展HIT建设;2009年3月陈竺部长在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将新医改精神比作“一项、四梁、八柱”框架,HlT为其中一根支柱;曹荣桂副部长在每年一届、至今共1 7届的中华医院网络信息大会上,每届都作开场主题报告,多次强调并要求各级领导从思想上高度重视HIT建设。

1.2.2 制定一系列重大决策为贯彻国家“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加快卫生信息化建设要求,2002年发布了《卫生部全国卫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为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09年制定了“十二五”国家卫生信息化工程一3521 2T程的建设规划、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为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监控和处理效能,发布了《应急平台与部门应急平台互联互通要求》;为方便群众就医,缓解“看病难”矛盾,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发布了《关于在公立医院施行预约诊疗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远程医疗会诊的通知》等。这些规划、纲要、方案和指南,明确了建设的目标、原则、任务、内容、方法和要求,强力推动了此项事业的发展。

1.2.3 召开卫生信息化专题工作会议自从1 988卫生部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和统计信息中心主办了首届《全国医院管理计算机应用会议》以来,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厅、统计信息中心等部门经常召开全国卫生信息化的专题会议,以国家和卫生部对HIT的最新要求为主题,结合该领域的动态,宣传鼓动、总结经验、布置任务。

1.2.4 抓住契机大力推动1 998年国务院颁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2000年开始各地医保试点正式启动、2003年各地新农合制度相继实施,要求医院必须建设门诊和住院费用管理系统并与医保中心、新农合系统相联、实时结算、每天上报数据、给病人一日清单。2006年实施“医疗机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规定”。2010年推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这些政策性规定和要求对H lT既是压力,又是发展的契机。2003年全国抗击SARS时,《国家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及时发布,在大力推动公共卫生信息化的同时,对H JT建设也是很大冲击。

1.3 设立专职部门早期,大部分医院没有独立的信息部门,只有一两台计算机和一两个专职或兼职的使用人员。少数大医院有隶属于某个科室的计算机室。各地卫生厅、局基本都没有专职的信息部门。80年代中期卫生部成立统计信息中心和计算机应用领导小组,同时要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成立信息部门。之后各医院、各地卫生厅、局都相继设置了专职的信息部门。据CHIMA调查,至201 1年,90%以上医院设立了信息中心(处、科),履行HlT规划、指导、组织实施的职能,使这项工作得到了组织保障。

1.4 政府和医院增加经费投入早期对HIT的经费支持很少。后来投入越来越大,HlT发展得到了资金保障。1993年卫生部和财政部对八五攻关的实施现场一北大人民医院拨专款支持;2009年卫生部拨专款建县级新农合数据中心;201 1年卫生部和财政部对十二五卫生信息化建设给予前所未有的专款支持。

据2007年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对全国3765所医院的调查,医院HIT年平均投资额达到医院总收入的0.69%。据CHlMA2005年调查,医院平均累计信息化投入达到6071元/床,有8个省市达至U9000元/床以上;2008年调查,沿海发达地区三级医院已达到1 5 000元/床:2011年调查,医院HlT年度平均投入额达到251万,三级以上医院377万,三级以下医院127万。现在多家医院在信息化的投入达到数千万。

1.5 制定标准和规范1988年卫生部下达中日友好等医院研究任务,进一步完善ICD一9:CCD联合编码系统;1 991年初卫生部并协调总后卫生部、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编码研究所、医药管理局确定标;隹化工作的原则。其后陆续出台:ICD、药品、检验、财务、物资设备、人员、科室等标准编码;2003年卫生部启动了基础框架、医院、社区、公共卫生、妇幼保健等五个卫生信息标准的研究;2004年卫生信息标准化专业委员会成立;2006年成立了HL7 CHINA;2009年召开卫生信息标准学术研讨会;201 1年颁布了《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技术解决方案》。至今为止,卫生部相继在几乎涉及HlT全部范畴出台了近百套之多的标准、规范。这些都是指导和规范HlT建设的遵循依据,为信息共享创造条件。

1.6 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

1.6.1 通过国际交流培养高级技术骨干80年代后期开始,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科技司国际交流处积极开展国际人才交流、培训,从多个渠道选派大型医院的HIT学科带头人赴发达国家深造。

1.6.2 设置全日制正规教育体系2003年,教育部正式设立医学信息学科,正式批;隹32所院校设立医学/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本科,标志中国医学信息学学科已经成立;其后中南、中国医科、吉林、第四军医大学设置了本专业硕士学位教学点;北京协和、复旦、中南大学设置了博士学位教学点。

1.6.3 课程教育和继续教育所有医学专业院校均设立了计算机基础和文献检索的课程;40所院校的成教、高职、网教班设立医学/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专科;卫生部人材中心已将信息化纳入医院干部管理培训课程(76学时)。

1.7 加强人员队伍建设目前,我国已培养了一支相当规模的HIT专业技术队伍。据201 1年CHIMA调查,各级医院HlT专职人员平均已达到7.5人,其中三级医院达到1 0.5人;三级以下医院也有4.5人。卫生部人才中心对“卫生信息管理师”的职业申请也已进入程序。这对于人才队伍的发展和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1.8 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我国乃至世界HIT的发展都是基于IT。如价廉质优的微机进入中国后,HIT应用大为改观。高端服务器、无线网、移动、多媒体、虚拟化、云技术等层出不穷的新知识、新技术不断被引进,并推动国内lT快速发展,为HIT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条件。

1.9 立项攻关针对该领域的薄弱环节,立项攻关,进行突破:1 986年7月卫生部向协和、中日、阜外等10个医院下达病案、统计、财务、药品、器械、人事等6系统的研发任务;由国家计委立项、卫生部和电子部共同指导、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实施的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一《医院综合信息系统研究》1992年申请立项、1993年批准并以北大人民医院为现场正式启动,其成果一中国医院信息系统(CHIS)95年正式运行、通过验收;1 997年通过鉴定,陈敏章部长为CHIS命名。1 995年总后卫生部、301医院等单位主持的“军字一号工程”立项并实施,1 998年通过国家卫生部评审:2006年301医院等单位承担了国家科技部的“十二五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863)计划”的“军民协同共建医疗服务示范工程”,创建了区域协同医疗的厦门、北京东城、西城等三个模式。

1.1 0 抓好试点再组织推广卫生部每次重大的举措,都会首先针对建设目标选择基础较好的医院开展试点、建立示范,再总结经验、逐步推广,以规避风险,确保最大程度的成功:1986年组织协和、阜外等医院推广药库、财务等应用系统;1 997年CHIS在北大人民医院成功后向全国推广;2007年1 2公布301、251、北京同仁等20家数字化示范试点医院:201 O年成立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办公室,同年发布电子病历试点工作方案;201 2年召开居民健康卡试点建设工作研讨会。军字一号工程则是以301、251等医院作为试点样板先行实施,然后推广到全军所有医院。

1.11 将HIT列为医院评审的重要内容医院评审特别是等级医院评审直接关系到医院的地位、利益,各医院对此极为重视。在2011年卫生部《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中,将HIT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对必须做到和争取做到的条款也都有清楚要求,各医院对此感到空前的压力,纷纷总结现状、寻找差距、大力投入、积极建设,形成了评审前的建设小高潮。

1.12 建设全国性的专用设施1 997年7月卫生部卫星专网(中国金卫医疗网络)正式开通,联接20多个省市的数十家医院;2003建设全国医疗卫生专用信息网络,为跨地区、跨专业的信息共享提供了基础条件。

1.13 开展学术研究和交流

1.13.1 成立了多个研究机构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下设了多个方向的HIT研究团队:复旦、交通、浙江大学和三军大等相继成立数字医学研究院,从事HIT的理论和学术研究。

1.1 3.2 组建学术机构、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成立了多个HIT学术机构,举办了无数次学术交流会议。这些会议从最初的1—200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人,报告和论文数量越来越多、质量越来越高,国内外专家和重要厂商都积极参与,成了反映国内外发展动态、业界同行相聚、展示成果、相互取经的盛会。主要的学术机构有中国医院协会医院信息管理专业委员会(CHlMA),中国卫生信息学会,中华医学会医学信息学分会等。

学术交流会议包括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CHIMA从1 995年开始召开第1届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以来,每年在全国主要城市轮流举办,从2006年以来与中国数字医学杂志社携手,每年召开一次数字医学论坛。2000年后中国卫生信息学会几乎每年都召开中国卫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各地区的学术会议更是不计其数。

1.13.3 出版专业刊物和著作几十年来,出版了许多专业刊物和HIT学者撰写的著作,对此领域的理论、模式、方法进行系统性研究,探究发展趋势,解读技术难题,提升HlT人员的知识内涵和职业素养,从更高层次推动我国HIT快速发展。专业刊物包括2006年1 2月《中国数字医学》杂志创刊,2009年6月进入国家级核心期刊;2004《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J:FU;1987《医学信息一医学与计算机应用》创刊。另外,《中国医院》、《中华医院管理杂志》、《解放军医院管理》、《中国医院管理》等杂志均设有HIT应用栏目。

专业著作有曹荣桂总编、李包罗主编的< 医院管理学信息分册>(第一版)和(第二版);傅征,任连仲主编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傅征、梁铭会主编的《数字医学概论》;傅征,连平主编的《远程医学》樊小玲,李华才、宁义主编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管理》等。

1.14 HIT产业的涌现和发展医院早期的应用系统多为自身开发,与lT专业单位合作非常有限,系统少、规模小。随着对HIT要求越来越高,技术越来越复杂而且更新换代极快,一般医院都不可能具备能满足需求的自我开发能力。于是在市场机制的引导下,由医院提需求、IT厂商负责开发、实施的商业运作模式从90年代中期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

HIT的发展强力推动IT产业的发展、成长,吸引国际IT企业的参与。时至今日,中国已形成一个新兴的充满活力和发展空间的多元HIT产业界,且实力越来越强,拥有各具特色的HlT产品,对HIT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 HIT发展的历经阶段

2.1 HIT各个方面的发展过程

2.1.1 设备和技术架构小型机一微机单机一分散型微机网络一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客户机朋艮务器(C/S,C/S/S,B/S)架构一数据中心,信息平台阶段。

2.1.2 系统规模单点、单项业务处理一部门级联网业务处理一全院一体化系统一跨医院的区域信息共享与业务协同阶段。

2.1.3 系统核心内容管理信息系统一临床信息系统一基于EMR的数字化医院阶段。

2.1.4 网络类型无网络一有线网一无线网时代:物理网一虚拟网时代。

2.1.5 数据存储技术与程序一体的数据文件一关系数据表XBASE一关系数据库一面向对象数据库、数据仓库阶段:物理存储一虚拟存储一云存储时代。

2.1.6 业务应用层次后台离线数据处理一在线事务处理(OLTP)一在线联机分析(OLAP)、辅助决策支持(DSS) 阶段。

2.2 HIT历经阶段的综合划分为方便对发展历程的总结和阐述,综合时间、激励事件(促使进入本阶段的事件)、系统特征和技术特征等方面,中国HIT的发展过程归纳见图1。

据悉,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研究所)最早于1973年就有了计算机室。但整个领域是从70年代后期由于改革开放,在思想理念、人才、经济、科技、国际交流诸方面具备条件后陆续起步、尝试开发应用并蓬勃发展过来的,所以从领域总体和本质性激励因素考虑,将HlT发展的第一阶段追溯为从70年代后期开始;没有任何机构在任何时候宣布某个阶段的开始与结束,历程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只是综合上述要素,从总体上相对而划的。

阶段的划分不可能一刀切,往往是上一阶段的一些特征仍然存在(特别是仍具有生命力和

利用价值的系统和技术),下一个阶段已经开始,且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甚至同一医院的不同系统的发展也不平衡,所以往往会存在不同阶段的特征同时存在的状态。

来源:《中国数字医学》 2013年 第1期

Baidu
sogou